“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

吉林 更新于:2025-10-16 13:19
  • 高贵白云r

    来源:【中国吉林网】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

    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在早市的烟火气与历史遗迹的厚重感中,解锁集安的独特魅力。

    集安的清晨,始于早市的热闹喧嚣。

    15日一早,参访团就跟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进当地最具民俗文化特色的标志之一——集安早市。

    新鲜蔬果、山野菜、老式油炸糕、热气腾腾的豆浆豆腐脑等一应俱全;

    酸汤子、打糕等特色美食饱含地域风味……

    “很甜,葡萄果汁很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英国籍记者克里奇一走进早市就开启买买买模式。

    品尝冰葡萄果汁、甜杆……

    选购了猴头菇、枸杞……

    收获满满的克里奇高兴地走出早市。

    “打糕太好吃了!”

    “等我一会儿,我还想买点……”

    集安早市的魅力让参访团大呼过瘾。

    而这份烟火气的背后,正是集安千年历史滋养下的生活本真。

    若说早市是集安的 “生活切片”,那集安市博物馆便是解码其历史的 “密钥”。

    作为高句丽专题博物馆、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馆藏1.1万余件文物,展出的1000余件文物中,金银饰品、服饰和生活场景复原、壁画摹本等,全面直观地呈现了高句丽定都集安时期的建筑特色、生产生活、军事水平、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历史情况。

    馆内的复原场景,让参访团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高句丽文明的脉搏,也深刻理解了这座城市承载的厚重历史底蕴。

    走出博物馆,参访团一行冒雨来到丸都山城。

    这里作为高句丽早、中期的著名城址之一,最初是作为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而建,后曾两次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

    山城周长6947米,平面不规则,北高南低,形若 “簸箕”,城墙构筑充分利用自然地理形势,“环山为屏,山腹为宫,谷口为门” 的布局,堪称中世纪都城建筑的杰出范例,其防御与宜居的完美结合,让参访团惊叹于古人的创造才华。

    “该怎么形容呢?这里非常美丽,在这轻柔的雨丝之下,更是增添了几分美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伊朗籍记者马西亚尔说,再加上这里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任何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震撼。“这很难用语言完全描述出来,但确实非常迷人。”

    参访团随后又来到被誉为 “东方金字塔” 的长寿王陵(又名 “将军坟”),这里是现存最为完整的高句丽石结构王陵,为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之陵,建于公元5世纪初。陵墓呈截尖方锥形,为方坛阶梯石室墓,底部近似于正方形,边长31.58米,墓高 13.1米,墓室修筑于第三级阶坛,墓道口开在第五级阶坛中央,墓室边长各5米,高5.5米。

    其精细的石造工艺,不仅是高句丽建筑技艺的极致体现,更成为自此以后石造陵墓不再见诸高句丽王陵的 “绝世之陵”。

    “来到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集安对它的保护工作做得非常好。下一步,我觉得应该进行更大力的宣传,让更多外国友人知道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知道我们有特别多这样值得来看一看的地方。”总台亚非中心乌尔都语部记者秦胜瑞说。

    15日,参访团还走进集安益盛药业汉参产业园区。

    当了解到,汉参产业园的初加工部分以及精深加工部分的装备已经全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通过了GMP认证、SC认证,所生产的汉参鲜参、生晒参、红参、西洋参及以红参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品,全面通过了有机认证时,大家纷纷点赞这里的人参深加工工艺。

    从高句丽的千年遗迹到如今的烟火人间,集安以独特的方式,将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鲜活完美融合。此次 “感知幸福中国行”,不仅让参访团领略了集安的历史魅力,更让这座边城的文化故事,有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 文/图

    初审: 王韬 复审: 齐智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