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技协“乡村振兴大讲堂”第219期(线下活动)在吉林省吉林市成功举办

吉林 更新于:2025-10-16 13:20
  • 嘟嘟鱼89218861

    10月11日,中国农技协乡村振兴大讲堂暨全国仿野生种植农业技术创新与实践交流会在吉林市举办。本次活动为期5天,吸引了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百余名农业领域从业者、技术人员参会。

    本次活动由中国农技协、吉林省农技协联合指导,中国农技协吉林龙潭吉桃科技小院主办,北华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省科技小院联盟、吉林市科协、龙潭区科协共同协办,活动以“仿野生种植农业技术创新与实践”为核心,采用“技术输出+实地实操”的创新模式,为基层农业工作者搭建起“带着问题来、握着方案走”的交流学习平台,旨在通过技术分享与实地操作,推动绿色农业技术落地见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开幕式上,中国农技协党委书记、副理事长张建华,吉林省农技协理事长穆晓东,北华大学副校长杨兆武等出席并致辞。张建华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将中国农技协乡村振兴大讲堂“搬”到田间地头,是服务农业一线的重要创新实践,参会的基层农业工作者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坚力量”,而以“全国百强乡土人才”、吉林龙潭吉桃科技小院依托企业董事长张建宽为代表的“头雁”,正通过生态种植技术推广,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他呼吁各地农业科技工作者以此次交流培训为起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深入农业一线推广农业技术。他强调,中国农技协将持续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服务,支持各地建立科技小院,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穆晓东对中国农技协将乡村振兴大讲堂“落户”吉林表示感谢。他希望参会者敢于质疑、深入探讨,将技术因地制宜地应用到当地农业生产中,发挥科技小院“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的作用,让技术真正惠及农民,共同为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交流会以“技术落地”为核心目标,精心设置的五大专题均实现“理论讲解+现场验证”的闭环教学,让参会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在棚室瓜菜专题现场,技术人员不仅详细讲解温度调控、土壤改良的核心要点,还现场演示操作流程,学员们亲自动手实操光照模拟设备,沉浸式掌握技术细节;块根类作物专题环节,示范田内生姜、薯类作物根系饱满长势喜人,专家们走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学深耕施肥技巧;水稻专题中,“稻渔共生”模式的亩产数据现场公示,学员们围绕水层管理、杂草防控等实操难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场交流氛围浓厚。此外,会上还针对杨梅反季种植的温室花期管理技术进行深度交流,为破解反季水果品质不稳定的行业痛点提供解决方案;针对东北黑土特性,量身定制小麦、玉米仿野生种植方案,明确抗倒伏、肥力利用等关键参数,方便学员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

    活动期间,与会领导还实地参观了吉林龙潭吉桃科技小院、吉林船营苹果科技小院,与小院科研团队、依托企业负责人围绕小院建设、科技研发、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就业创业、增产增效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科技小院的未来发展提出指导建议。

    本次交流会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践行,更通过技术成果展示与学员需求精准对接,有效解决了仿野生种植技术“学不会、用不上”的痛点,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操范本”,将进一步推动天然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科技力量。中国农技协、吉林省农技协、吉林省科普服务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北华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吉林市科协、龙潭区科协、船营区科协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来源:吉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