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吉林网】
5月30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由吉林省科协主办的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吉林省主场活动暨第五届吉林省青年科学家年会在长春举办。
吉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耀辉在致辞中首先向奋战在各领域、各行业、各战线的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我省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动吉林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省科协为助力全省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打造了全链条、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体系。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出“要坚定信念、胸怀天下,树立科技报国志向”“要脚踏实地、笃行躬践,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要挺膺担当、扎根家乡,赋能吉林高质量发展”,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的奋斗征程中,不断书写青春风采、创造时代荣光。
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由省科协资助出版的《土地遥感技术与土壤遥感光谱特性》《光电信息物理基础与传感器应用》《我国人参产地加工与炮制的研究与实践》《梅花鹿疾病诊治》4部科技专著。
主旨报告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化学化工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教授冯守华围绕《原子尺度p-n结》分享了无机合成与材料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原子尺度p-n结的概念、制备方法以及在新型无机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指出应用歧化化学反应在液态和固态生成三个氧化态金属氧化物,在原子分子尺度上生成p-n结器件,并介绍了将原子分子尺度p-n结概念延伸到生物分子体系,建立以分子尺度离子p-n结为基础元件的人工突触与神经网络理论模型。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浙江长芯光电科技公司总经理、吉林农高长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明来以《激光农业技术应用新进展》介绍了激光技术在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显著优势。
长春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院长、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赵佳以《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对生成式大模型赋能产业的思考》为题介绍了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大模型在推动产业变革中的作用机制。
在随后举办的梅花鹿、林蛙、食用菌3个产业专场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围绕种养殖技术、质量检测、产品开发和综合利用、科研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我省梅花鹿、林蛙、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探索了新路径。
同期,召开了第六批吉林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入选项目成果汇报会,第六批吉林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汇报了项目成果和个人发展情况,充分展示了我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本届年会以“强化科技创新使命 赋能吉林现代化产业发展”为主题,5月30日至6月30日由省级学会、高校、科研院所等承办的20个分会场将在省内陆续举办,聚焦我省行业发展、学科建设、区域创新等实际,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以科技创新服务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摄影 罗浩
初审: 韩方宇 复审: 李超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