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昌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老兵精神永传承”系列活动

吉林 更新于:2025-07-07 13:22
  • 秋实2022
    日来,吉林市昌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老兵精神永传承”系列活动,一场场形式鲜活、直抵人心的红色教育,在全区党员干部与退役军人群体中点燃了传承革命薪火、汲取奋进力量的热潮。

    亲历者讲述:峥嵘岁月铸丰碑

    吉林市昌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深挖老兵资源,让亲历者的讲述成为最鲜活的教材。在昌邑区莲花街道活动现场,老兵张明郑重展示珍藏的工作证与军用水壶,将听众带回那一段段峥嵘岁月。“喝苦咸水、住地窝子,沙暴来了用身体护住设备。”朴素话语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熠熠生辉。昌邑区延江街道老班长李长柏授课,李老摩挲着承载抗美援朝荣光的军功章,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战场硝烟再现,言语中,老兵那份“舍身报国”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通江街道的杜勇则串联起9年军旅生涯与扎根基层的点滴,生动诠释了“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的使命担当,为新时代奋斗者树立了榜样。

    践行者引领:军魂永驻续新篇

    吉林市昌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榜样力量,展现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时代风采。在“老兵面对面”环节中,优秀退役军人代表耿明亮分享了从练兵场到服务岗的动人蜕变。十余年间,他持续帮扶困难老兵,牵头组建“便民服务队”,精准服务家庭困难退役军人,“军装虽脱,军魂永在”的誓言铿锵有力。延安街道的老兵陶思宇作为社区网格员24小时在线,环境治理、矛盾调解冲锋在前,“脱下军装,本色依然不变!”她经常这样说。吉林市昌邑区哈达湾街道西河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参战老兵隋殿岩,用自己亲身经历,讲述战场上那段永不磨灭的激情岁月。民主街道铁安里社区老党员讲述雷锋故事,引导党员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具体行动。

    服务者行动:精神感召践行动

    吉林市昌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着力推动红色教育成果向服务实效转化。率先垂范,走入优抚对象、烈士子女的家中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哈达湾、东局子、土城子、莲花等退役军人服务站先后开展“红河颂党恩”“助残同行”“温暖相伴”等系列志愿服务。“三比三看”(比党性修养看服务意识、比工作作风看担当劲头、比工作成效看群众满意度)活动,成为检验初心的标尺,配套实施的“五个一”实践要求(一次红色走访、一个服务岗位认领、一个老兵难题解决、一次志愿服务、一篇心得体会),正引导退役军人将学习热情融于服务实践。

    吉林市昌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深化学习教育内涵,不断创新服务载体,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达退役军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吉林市昌邑区退役军人工作的新气象、新作为!(范珍珠)

    来源:吉林市昌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