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军创企业边疆行暨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产业项目推介活动走进集安侧记

吉林 更新于:2025-10-30 15:00
  • 军人情未了

    10月22日至23日,吉林省“军创企业边疆行暨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产业项目推介活动”走进集安。来自省内外的军创企业家、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一堂,与通化、集安两地政府携手,以“凝聚军创力量,共促边疆发展”为主题,搭建合作桥梁,激活边疆发展新动能。

    吉林省军创企业边疆行暨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产业项目推介活动(集安专场)现场

    永葆本色 政企同心

    为边疆振兴筑牢红色根基

    “杨靖宇将军曾在通化率领抗日联军浴血奋战,他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军创企业攻坚克难、勇担使命的精神密码。”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汪鸿兴在活动致辞中说。今年是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同志诞辰120周年,军创企业边疆行活动,既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军创企业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的有力号召,将“忠诚向党、服务人民”的信念深深融入边疆合作发展的每一个环节。

    “通化既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地,更是军创企业干事创业的沃土!”通化市委副书记、市长高山说,“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早已不是一条普通公路,而是带动边疆振兴的‘黄金动脉’——它一头连着兴边富民的国家战略,一头连着企业发展的广阔天地。通化将始终秉持‘亲商、尊商、安商、富商’理念,以最优营商环境、最实服务举措,让军创企业在边疆安心扎根、放手发展。”

    军创企业代表现场做项目推介

    作为通化产业发展布局的“推介官”,通化市商务局局长耿海波紧扣G331沿边开放战略,推介三大重点项目:人参医药健康产业园,建成后带动2000人就业;低空经济集聚区,填补省内产业空白;高句丽文旅廊道年收益率20%。“这些项目是军创企业融入兴边富民战略的‘桥头堡’,通化愿以产业链资源、政策保障铺路,让企业共享沿边开放机遇。”耿海波说。

    集安市委书记吴红亮则以“特色资源转化振兴动能”为核心,将本地优势与军创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出8个成熟度高、见效快的项目,每一个都紧扣“富民、兴边”目标。“我们期待与军创企业家携手,把‘绿水青山、文化瑰宝’变成边疆群众的‘幸福账单’,让G331通道上的这颗‘边境明珠’更亮、更暖。”吴红亮的声音充满信心。

    机遇涌动 资源对接

    让军创力量激活边疆潜能

    “集安有42处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遗址,有鸭绿江边境风情的独特魅力,有‘国参故里’的产业根基,更有G331大通道贯穿带来的开放机遇,是军创企业践行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沃土。”副厅长汪鸿兴的话,在随后的项目推介中得到生动印证。活动现场,通化、集安两地政府及乡镇代表拿出优质项目,从千亿级产业布局到特色民生项目,每一个都紧扣“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核心目标,让企业家们看到了边疆发展的广阔前景。

    “高句丽遗址城墙、好太王碑汉隶铁画,配鸭绿江波光,这些都是文旅融合富矿。”北京想当年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维宇感慨。他计划以高句丽文化破题,开发文创、设计溯源旅游线路,搭配跨境电商借IP出海,做高句丽文化的“传译者”,让历史美、生态美变为边疆的发展红利。除深挖历史文化,吉林省朗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淑敏也瞄准集安红色底蕴,“集安有‘抗美援朝第一渡’这样珍贵的红色地标,我们想把红色文旅音乐节的首秀落地此处,既依托这一红色记忆载体,用音乐讲好志愿军过江的英雄故事,也为市民带来一场浸润红色精神的文化盛宴。”

    企业家与项目负责人现场合作洽谈

    “这次来集安,既看到了边疆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找到了企业与兴边富民战略的契合点。集安毗邻4个离境口岸,涵盖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模式,又有G331大通道贯通,我们计划从油品贸易、精深加工、品牌合作三方面发力,让‘边境好货’借我们的渠道走向全国。”在军创企业边疆行集安站项目对接现场,沈阳昌达农业集团副总经理李子龙感慨万千。

    集安市凉水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师伟推介土豆粉条加工厂建设项目时坦言:“咱村土豆品质好、粉条口感地道,但受种植技术和深加工能力限制,产量难提升、附加值低,急需突破瓶颈的技术。”辽宁连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平当即带技术资料对接:“我们的矿物质肥能让土豆提质增产,还能培育富硒土豆,做成富硒粉条后附加值翻番!”他的话让李师伟格外兴奋:“这正是我们盼的合作!有这技术,定能让村民增收、边疆振兴的多赢目标!”

    未来可期 担当续航

    共谱G331沿线振兴新篇

    有着15年军龄的山东省军创企业联盟秘书长王一钊,刚抵达集安,他便被当地厚重的红色底蕴与秀美的生态风光打动。此次,他专程带领涵盖文旅策划、乡村振兴服务、特色农产加工等领域的8家山东军创企业组团而来,“我们就是想把山东在农业产业化、文旅运营上的成熟经验,与集安‘抗美援朝第一渡’红色资源、鸭绿江生态优势精准对接,实实在在为边疆建设出份力、添把劲。”王一钊的话语里满是务实与热忱。

    参加吉林省军创企业边疆行暨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产业项目推介活动人员听取相关企业项目介绍

    “不只是教技能、找工作,更要让退役军人在边疆找到归属感,让他们的‘军人底色’成为守护和建设边疆的‘亮色’。”北京盛讯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赵继波的话,道出军创群体共识。他所在的81之家平台,计划为吉林边疆退役军人定制文职考试、应急救援员培训课程,既帮老兵解决就业,也为边疆培育实用人才,让退役军人成为边疆治理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洽谈区,企业家与项目负责人围坐在一起,从技术合作聊到市场拓展,从资金需求谈到政策支持,每一次交流都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边疆振兴”的核心目标。韩德生,这位有着20年军旅生涯、打造了玫瑰谷3A级旅游景区的通化本地军创企业家,成了“香饽饽”——他不仅带来了玫瑰系列文创产品,还与集安多个边境村达成帮扶共建意向:“要把‘村企合作、老兵兴农’的模式复制到集安,让退役军人成为带动边疆群众增收的‘领头雁’。”

    秋日的集安大地,处处涌动着文旅赋能的生机与活力。青石镇望江村驻村第一书记、“最美兵支书”、退役军人袁光正为军创企业边疆行企业家介绍望江栖谷露营地:“5年了,我们和村民一砖一瓦建起星空民宿、露营广场,还有水上餐厅、时光隧道,小乡村总算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下解放村也换了模样,曾经“村民外流、房屋闲置”的冷清不再。“多亏盘活闲置民房,融入抗美援朝军旅文化做成‘红之宿’,现在村民有租金,在外的人也回来了!”村干部说着村里的变化。从袁光带队“造景”兴旅,到退役军人力量助推下解放村“盘活”资源,集安乡村蝶变路上,退役军人始终以“冲锋者”姿态扎根一线,用军人担当与实干,为乡村文旅注入强劲动能。

    参加吉林省军创企业边疆行暨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产业项目推介活动人员进行实地考察

    军创企业与边疆的合作,不是一次简单的“牵手”,而是服务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国家战略的长远布局。未来,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次次合作的深化,军创企业家们将以“退役不褪色、退伍不褪志”的担当,在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上,与边疆人民一道,共同书写新时代边疆振兴的壮丽篇章。

    来源: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